第二百五十五章 绝不负姑姑活命之恩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巴拉小说]https://m.bala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的话,我一直记在心里。思来想去,满朝文武,能在此事上说得上话,且可能让至尊细加斟酌之人,唯有窦太后。”
nbsp于是,在代理国政期间,拓跋月数次入宫向窦太后请安,侍奉于前。
nbsp拓跋月并未直接提及太子妃之事,而是旁敲侧击,与太后聊起古今后宫旧事,渐渐引到“母死子贵”之制上。
nbsp她发现,窦太后对此事,竟也有着难以言说的心结。
nbsp一次深谈中,窦太后屏退左右,对拓跋月吐露了心声:“月儿,你可知,哀家能位居太后,并非因诞育之功,实是因陛下生母……已按旧制赐死。哀家不过是amp;被先帝选为继后,又蒙陛下孝养。”
nbsp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苍凉:“这些年来,表面风光,背后却未必无人指指点点,说哀家是占了她人的便宜,才得了这太后尊荣……竟无人记得,哀家处理宫务,抚育陛下,乃至如今为你至尊分忧,这些年……难道就毫无寸功于国吗?”
nbsp话语中,竟有几分哽咽。
nbsp拓跋月深知,窦太后虽非至尊生母,但自其幼时便悉心照料,母子感情甚笃。
nbsp且太后为人宽厚明理,不仅稳定后宫,还在柔然侵犯平城时,临危不俱,力挽狂澜。
nbsp那些闲言碎语,无疑是对她的否定与伤害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窦太后拭了拭眼角,继续道:“这制度,本就残忍。当年至尊生母……唉,如今想来,仍是心痛。它让帝王背负弑母之名,让皇子甫一出生便失去阿母,更让后宫人人自危,何尝有利于国家稳定?你说得对,如今大魏非比往昔,确已无必要固守此等陋习了。”
nbsp时值窦太后喜得重孙拓跋濬,正心怀宽慰。
nbsp心知窦太后本就否定“母死子贵”之制,拓跋月忙看准时机,从旁劝说。
nbsp她说,太子妃若因此制而死,必令太子与太孙哀痛不已,恐会伤及父子之情,甚至动摇国家根本。天时人情俱在,太后终被说动……
nbsp听完拓跋月的叙述,郁久闾恩早已泣不成声。
nbsp她没想到,当年武威公虽一时未应她所求,却一直将此记挂于心,并为她谋划了这么久,还说动了深居后宫的窦太后!
nbsp这等心思、勇气已是不易,何况她还要冒着忤逆皇帝的风险……
nbsp“姑姑……我……我……”她激动得语无伦次,猛地扑过去,紧紧抱住拓跋月,泪水浸湿她的衣襟,“谢谢您……谢谢您……我真的……不知该如何报答您……”
nbsp拓跋月轻拍着她的背,像安抚一个孩子,柔声道:“不必谢我。真要谢,就谢窦太后深明大义,肯为你、为后宫众多女子鸣不平。也要谢你自己,当日肯将性命相托。”
nbsp她扶起泪眼婆娑的太子妃,为她擦去眼泪,神色变得严肃:“阿恩,这道懿旨,是我能为你做的唯一的事了。但最终能否成事,还得看至尊心意。倘若事成,你须深记,那个位置不好坐。”
nbsp那个位置,自然是说后位,二人都心照不宣。
nbsp她握紧郁久闾恩的手,语重心长:“先不说日后,只说眼前。眼前,太子殿下乃国之储贰,未来的一国之君。他肩上担子重,治国理政,难免艰辛困顿,有时或许还会烦躁郁结。
nbsp“你身为他的正妃,他最亲近之人,日后要更加体恤他,包容他,尽心尽力帮扶他,做他的贤内助,让他无后顾之忧。
nbsp“这,便是对我、对太后最好的报答了。你可明白?”
nbsp郁久闾恩重重地点头,眼中泪水未干,却已笃然有光:“阿恩明白!姑姑教诲,阿恩永世不忘!日后定当竭尽全力,辅佐殿下,绝不负姑姑活命之恩!”
nbsp她将那道懿旨紧紧抱在怀里,好似抱着稀世珍宝。
nbsp见她欢喜如此,拓跋月也欣慰一笑。
nbsp窗外,日光滤过绿荫,倾洒在二人身上,也洒在酣睡的小葭月脸上,静谧而温暖。
喜欢。
第二百五十五章 绝不负姑姑活命之恩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