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6章 雪埋火种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巴拉小说]https://m.balaxs.com最快更新!无广告!
风雪无情,瞬间便将那支商队连人带马吞没在白茫茫的秦岭深处。
nbsp押队的小吏姓王,此刻正围着一丛微弱的篝火,搓着冻得发紫的双手,心中将这鬼天气骂了不下千遍。
nbsp他奉命护送这批“赈灾”物资,本是件肥差,谁知竟遇上十年不遇的大雪,困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隘里,粮食快要见底,人心也跟着浮动起来。
nbsp就在他绝望之际,雪坡上方忽然传来一阵响动,几个身影连滚带滑地冲了下来。
nbsp王小吏吓了一跳,握紧了腰间的佩刀,待看清来人是几个身穿粗布短袄、背着柴捆的樵夫时,才松了口气。
nbsp为首的汉子咧开嘴,露出憨厚的笑容,指着他们快要熄灭的火堆:“官爷,这雪大,山里冷,俺们刚砍了些干柴,匀你们一些烤烤火吧。”
nbsp雪中送炭,王小吏感激涕零,连声道谢,忙招呼手下人接了过来。
nbsp他并未留意,那些看似寻常的柴捆在被抛掷在雪地上时,簌簌落下一些比雪粒更细微的黑色砂砾,瞬间便隐入积雪之中。
nbsp这正是黄琬之精心布置的“声引砂”,由特制的磁石粉与胶质混合而成,遇压即碎,附着于过往的车马蹄印之上,遇水汽或积雪融化,便会显现出微弱的暗色痕迹,久久不散。
nbsp三日后,洛阳司隶府。
nbsp李息一身风尘,将一份加急军报呈于案前。
nbsp他循着那若有若无的砂痕,从秦岭古道一路向南追踪,沿途绕过了数个官设驿站,最终的痕迹竟消失在汉中郡与巴郡交界的一处密林之中。
nbsp那支商队,如人间蒸发。
nbsp陈子元的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,最终停在李息所指的密林位置,那里紧邻着一条更为隐秘的古道——米仓道。
nbsp他双眼微眯,声音平稳却带着一丝寒意:“此处方圆百里,皆是无人居住的原始林地,连猎户都罕至。那几个樵夫,从何而来?况且,他们在漫天大雪中辛苦拾柴,自己尚且不够用,为何要反赠给一支素不相识的官家商队?这不是偶遇,是接头。”
nbsp他的命令随即发出,干脆利落:“命李息持我手令,传告巴郡太守,就说有流寇窜入汉中,为防其南下,即刻起封锁米仓道所有出口七日,许进不许出。另外,”他转向一旁的韩德,“从你的亲信中,挑两个最机敏的,扮作冻伤逃难的流民,混入米仓道沿途的几处野店驿站。什么都不用做,只需记下所有南来商队的车辙间距与马蹄印的深浅,七日后回报。”
nbsp与此同时,远在千里之外的幽州,一场无声的核算正在进行。
nbsp苏文谦的算盘打得飞快,烛火下,他的脸色却愈发凝重。
nbsp他负责核查北方数郡的税物流转,在去年冬季的账目中发现了一笔极其诡异的记录。
nbsp武都郡以“炭税减免”的名义,批准了三千车“薪柴”南运,申报用途是“赈济汉中流民”。
nbsp然而,苏文谦查遍了去岁所有的地方志与邸报,汉中并无大灾记录,更奇怪的是,这支庞大运输队所走的路线,竟巧妙地避开了所有重要的关卡与税所。
nbsp他不敢怠慢,立刻将所有相关数据抄录下来,用二人约定的密格重新编排,藏在一本名为《冬运异录》的普通账册之中,连夜交由最快的信使,八百里加急送往洛阳。
nbsp陈子元收到密报时,韩德派出的探子也恰好返回。
nbsp两份情报放在一起,真相的轮廓瞬间清晰。
nbsp陈子元展开那本《冬运异录》,指着其中一行密文,对韩德解释道:“苏文谦的记录,加上你的人送来的车辙拓片,说明了一切。‘车重如载铁,迹浅似空返。他们去时,车辙深陷,说明货物极重,绝非薪柴;回来时,车辙却极浅,几近空车。薪柴赈灾,岂有空车返回之理?”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,一字一顿地说道:“他们运的不是柴,是装满了火油的陶罐,回来的是空车。他们在南方,建了一座我们不知道的窑。”
nbsp火油,南窑。这两个词让
第346章 雪埋火种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